107-108年第一期第一階段計畫摘要

本校秉持技職教育宗旨之務實致用,藉由教學創新先導計畫的補助,引導與促進學校學習制度彈性,創新教師教學模式,改變學生學習型態,強化學校創新創業系統,以培育學生具備跨領域學習、問題解決、自主學習、基礎與通識及創新創業等多元能力。鼓勵教師除編撰教材,製作教具,提升教師專業職能,研擬各科推動各項專業證照考照機制及獎勵辦法,藉以提升考照績效。再則,積極推動教師成立教學及研究專業成長社群,赴產業界短、中期研習或進修,將研究或競賽成果發表論文或申請專利,以落實教師專業實務成長並貫徹教師多元教學成長政策。本校也鼓勵各科教師間互相交流教學經驗,並建立教學e檔案,使教師從中學習其他合適的教學方法,藉由辦理行動化課程設計與製作研習,以增進教師數位教學能力及創新教學能力,並利用「基礎能力課程」增加學生能力(如分析、設計、表達、溝通、邏輯),並於過程中藉團隊合作刺激創意,達成知識轉化創新,進而達成拔尖扶弱的目標。此外,更以全人教育為理念結合通識教育,以培育學生術德兼修及具有人文素養、社會關懷、宏觀視野的專業人才。根據通識教育能力之四項指標「語文表達思辨」、「公民社群素養」、「自然生命樂活」及「人文美學鑑賞」,期盼學生能夠具備各項能力,有效進行人際溝通及多面向思考,且激發更多創新與創意的思考觀察,體認各種美感價值,提升生活品味。藉由辦理正式及非正式通識課程,改革教學策略,推動潛在課程,協助學生探索各領域知識,以培育濟人濟世的博雅人才。

本計畫係將歷年提升整體教學品質、教師實務增能及南區教學資源中心等計畫納入執行重點工作項目,並以提升教師實務教學能力及學生學習成效與就業能力為目標。然而,本校特色領域屬醫護技術類,以務實致用之人才培育與產學緊密結合為辦學核心,發揮產學一體為特色。同時透過校務機制,盤整「產學、實務」為導向之教學與人才培育模式,降低教學與實務落差。因此,在與特定產業產生密切互動與瞭解後,運用這種氛圍與關係結構,作為教學資源並強化教學計畫。此外,本校透過校訂研究辦法,鼓勵教師創新研發,並推動本校與研究機構、產業及其他校際合作,以利尋求發展具體研發成果及擴大教師創新研發產能。為推動實質國際合作和交流,並提升學生外語能力,加速本校國際競爭力,配合教育部階段性重點政策,利用課程、競賽、邀請外籍團體蒞校交流及選派到國外進行國際研習或實習等方式,持續推動國際化工作。

南部區域學子多為經濟弱勢之家庭,為照顧此類族群學生,本校已建立完善弱勢學生經濟補助及入學後學習輔導機制,擬精進並完善弱勢學生課業輔導協助、實習機會提供、職涯規劃與輔導協助、就業機會媒合、社會回饋與服務學習等面向建立發展策略。期望透過本項計畫,增加招收弱勢學生比率,強化就學輔導機制及校內外(政府或企業)資源,並建立更完整之永續性弱勢學生學習陪讀機制,以協助弱勢學生就學及就業,全方位提供弱勢學生多元豐富之機會,實踐自我及回饋社會,真正落實高等教育對弱勢生之扶助。使學生能安心向學,提升專業知能,增加社會競爭力,進而達到拔尖扶弱目標。

此外,透過制度面與教師面的改善與優化各項機制,落實校務專業管理(IR)能力,強化自我課責及監督,暢通終身教育管道與優化樂齡學習制度,並強化多管道延攬優秀人才進而降低生師比,藉此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。